HOTLINE

16752770485
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16752770485
龙8设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龙8long8,万千气象丨人才啊!长沙摸着武汉过河

发布时间:2024-07-13 16:10:27  点击量:

  近年来,城市之间的“抢战”愈发激烈。相比吸引外地人才落户,如何留住本土培育的人才,或许性价比更高。

  2017年,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力争5年吸引100万大学生留汉,并在全国范围率先提出大学生无门槛落户。

  早些年,武汉也很难留下自己培养的人才,“北上(北京)、南下(广深)、东进(沪宁)、出境海外”四路外溢,被媒体戏称为“人才保卫战中最委屈的城市”。

  “比如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基本流向北、上、广、深这些金融业发达的城市。这两年里,我培养的研究生留湘就业的比例比以往多了一点龙8long8,但仍然很少,不到10%。”

  作为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武汉是强省会的代表,经济总量在全省的首位度占比超35%。

  长沙并不弱,目前,总人口1000万出头,GDP超过1.4万亿,人均GDP中部地区排第二,省内排第一。长沙有四所211高校,其中三所是985高校。

  自媒体人、区域发展观察者、湖南安化伢子李楠枫说:“拥有三所985高校的省会城市只有长沙,连南京、广州和武汉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众所周知,长沙和武汉都有个突出特点,就是高校都比较多、毕业生数量大。那么,如何留住本地高校的毕业生人才,武汉值得长沙学习。

  5月27日,24岁的博士生、湖北省首个博士创新创业联盟高校成果转化委员会秘书长王绍然兴冲冲地给记者发来喜报。

  他们平时在实验室做科研,加入到博士创业组织后,学会了商业运维。由他们创办的很多高新企业正在孵化中,龙8long8唯一官方网站未来可能不乏“独角兽”。

  “天下人才尽入‘武’彀”,这个由武昌区委组织部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共同发起的组织,向全球范围内有志于在武昌创新创业的博士人才敞开怀抱。

  如今,联盟已对接优质博士创业项目50余个,与20家高校、60余家服务机构达成合作,陆续开展人才交流活动40余场,直接服务博士人才600余人次,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学校和当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比赛。同时,政府还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资金支持。”

  王绍然创业以来,在获得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的大学生创业补贴的同时,来自企业的意向投资已超30万元,更不用说,好项目落地后还有扶持资金。

  青创驿站、共享自习室、青年夜校开进社区,4400余套人才公寓形成“一公里就业圈”,助力37万青年人才扎根汉阳,站稳创新创业“C位”。

  今年3月起,首批入驻湖北青创园(汉阳)的16家企业,陆续收到房租补贴。据当地媒体报道,仅房租补贴一项,入驻的初创企业就可省下几十万元。

  不仅有真金白银的创业帮扶,还有“青年创业城”为人才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后顾之忧,怎能不让人心动,又怎能不让人行动。

  张琳的看法也是如此:“湖南在金融人才的培养方面国内一流,可是湖南的金融行业规模不大、薪酬较低,虽说房价低,但仍难留住人。我们到深圳调研的数据是,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每年流向大湾区的毕业生大概有3000人。”

  2017年,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也打响了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的“第一枪”。

  特别是“光芯屏端网”,早些年扎根武汉的众多龙头企业,近年来纷纷扩容扩产,“武汉都市圈”也正发挥出产业集聚作用。

  比如,在武汉光谷(东湖高新区),由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八大园区构成的庞大产业基地,为周边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校门口的就业岗位。

  还比如,湖北青创园所在的汉阳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正加快构建“1+6”现代产业体系,有力支撑青年创新创业链条。

  近年来,武汉、长沙等地都在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但仅两年多时间,就有60多家知名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落户武汉,形成了全国瞩目的“第二总部现象”。

  今年年初,《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23》出炉,武汉夺得两连冠,城市活力居全国榜首,甚至领先北上广深。

  武汉当地媒体报道称,新一轮“抢战”,武汉的竞争对手很多,其中就包括长沙。因为“长沙有不容小觑的实力”。

  他分析,为什么很多企业落子华中会首选武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恰恰是因为武汉有很强的人才支撑。

  其实,论“吸引力”,长沙并不弱,网红城市的名号早已响彻整个“江湖”。2023年长沙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9453.33万人次,其中又以年轻人居多。

  然而,现实中,龙8long8唯一官方网站许多年轻人来长沙只是为了花钱,而不是为了挣钱。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并未真正融入到这座城市的发展中来。

  从武汉的实践来看,人才战略并非一成不变。悄然兴起的“人才集团”新模式,已成为“抢人”新利器。

  武汉光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背后就有一个专业化、市场化的人才集团穿针引线,助力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融合。

  2021年5月,继“留汉计划”后,武汉重视人才工作又有大举措——武汉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

  此次合作,是武汉人才集团瞄准集成电路人才缺口较大、人才链跟不上产业链快速发展的痛点,而实施的“对症下药”。

  2023年11月,武汉基金联合武汉市人才集团、首义科创等企业设立了武汉市首只人才专项基金——人才发展基金。

  该基金总规模10亿元,其中创新基金3亿元、激励基金7亿元,采取股权+债权方式,重点支持武汉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引进培养战略科技人才,着力解决初创期企业启动资金不足的需求。

  今年1月份,湖南也成立了人才集团。湖南省人才集团下设三家子公司,形成了全国唯一“智库+市场+媒体”三位一体的独特发展格局。

  武汉的诸多案例无不在说明,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人才战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笑傲江湖的资本。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文化产业园B座 电话:16752770485 手机:16752770485
Copyright © 2012-2023 龙8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09065691号